创建新世界,从数字新视界开始

2019合肥TECHBUILD建筑科技峰会有感

摘要: 2019合肥TECHBUILD建筑科技峰会有感

TECHBUILD建筑科技合肥峰会有感

        非常荣幸参加了2019合肥的TECHBUILD国际建筑科技峰会,并作为演讲嘉宾.我演讲的题目里不顾组委会的建议保留了背景篇章,强调了目前已进入数据时代,看来是我多虑了,十分欣慰本次峰会演讲嘉宾几乎都关注到了数据,我没有再强调数据时代的特点是“成就他人”这个观点,因为我已经实实在在获得了其他嘉宾的赋能。英语极差的我,从会场两个科大迅飞智能同声翻译的大屏上了解到了国际同行的应用,惊喜的看到了“QC、QA、ETL、OCR、BI、PLM”几个关键字眼,让我松了口气,嗯,方向没错。也为“Al不是系统,是有系统数据才能实现“的观点点赞。

       专注医院设计的德国建筑师。

       OPENBIM,不得不说,开放协同、遵守规则方面,外方做的还是到位一些。外资的投资市场也抛来橄榄枝:

       让我心有余悸的是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居然说很早就听说过我,很有名……呃,是因为我们之前组织的全国群友参加中科院厕所大赛还获奖的疯狂活动还是群友微讲堂?也不得不感概我这样一个极内向的人,为了学BIM,跟得上建筑科技的进步,居然在全国各地都有群友,也许我们是尽早的步入了数据时代,早已开始互相赋能。 

       欣喜的看到昔日的群花小姑娘,北京奥易联合装饰设计有限公司BIM顾问萧国花,已经成长为自信的知性女生,获奖作品的建筑设计师帅哥-支帅作为本次首场的主持人登场......实实在在树立了年轻人正能量的典范,学到东西是自己的,拥抱高科技,学习新技能,“学习改变命运,技能决定收入”,坚持一定会梦想成真。

       同台演讲的华润置地酒店旅游与健康事业部BIM经理何威,着实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当何总说到“直到现在他都没有一次打开REVIT”的时候,想必会场有很多人奔溃,我则欣喜的为自己这几年轻量化、在线化的努力又找了一个强劲的说服力,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甲方不论你用什么软件,是不是BIM,要的是信息数据,中台可视化管理之路是对了,轻量化让更多的人用模、管模,明确需要传递的数据信息,倒逼建模的质量和对BIM的需求。管理者不会建模,甚至打不开软件,但可以用轻量化的方式看模、用模、管模,同时管理整个项目才是真需求。

      可爱安娜的妈妈尤琪依然中英文流利的为我们做着翻译。

      新结识了建筑科技新媒体BIMBOX创始人孙彬孙总,更结识到其卓越的软文编辑能力及演讲技巧。

      也新种了一个心愿,就是结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杜思涛先生做一次数据出版的尝试,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付费的服务是否可以拆解为章节专业专项融入系统,需要的时候可以手到擒来?有待探讨。

      让我感动的是原住建部副部长姚兵的致辞,已然进行了创新的华丽转身,从一个传统建设技术几十年的践行者,完全进行了新旧动能转换融合,谈及未来建筑科技的方向:大数据、高质量、智能智慧,企业家精神、专家精神、品牌精神、工匠精神......让年轻人(此刻我也算年轻人)汗颜:确实需要多学习和实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预制建筑网创始人樊骅,对装配式建筑投资、节约成本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指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制造、建造三结合的产业,必须要懂工业化的内容。 

      终于见到鸿业的老总”王爷“,面对面唠了唠“管立得”、“路立得”,是我们做市政设计时推崇的软件,早些年就早已经是BIM正向设计了,虽然大部分时候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二维图纸,但我经常说,这才是真正的BIM软件,纵断图根据路线、横断自动生成,碰撞检查是法规的合规性检查,工程量自动统计,早已是平立剖一处改动,多处联动。现在,王爷大手一挥,房建设计的安利来了......

      见到了久违的装饰BIM达人,中外联合装饰工程公司CEO郭志强郭总,又一次见识到他有关物权引人入胜的开场和BIM精装正向设计引领的精艺良工展示,还用了一个IT字眼-封装  

       跟着中国建材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BIM中心主任张晓飞张总,体验了一把在国际总包工业项目的BIM应用-沙特北方水泥工厂案例,用BIM踢了一场足球赛,大获全胜,全胜的秘诀是BIM团队核心成员组成: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8人。

      和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BIM建筑设计总监于飞于总进一步做了深入的交流学习,见识到大院BIM设计的效率和敢于挑战市场,勇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跟着马钢集团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BIM技术研究院院长尤嘉庆尤院长,一起“雾里看花玩BIM”,玩的云里雾里的,很让我心动,也想带团队玩成不亦乐乎。

观摩了湖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BIM主任邓京楠邓总,在市政领域BIM的应用和中台开发。

       更有幸是亲临现场听了一堂BIM前辈,重庆筑信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君峰老师的精彩一课,为我们点亮了“着眼管理”这一指路明灯。

       原来IFC也是有版本的,ShanghaiBIM理事长庄晓烨庄总讲解了BIM国际标准,大概1/3是我是没有听懂,但我清楚的知道,这是遇到高手了,不明觉厉。庄总在我心目中一直神一样的存在,实在是羡慕他那个注册建筑师资格和流利的英文,看来他已然副业变主业了,估计建筑师的职责履行的已经很少了。

       这一次我确定自己具有双子+巨蟹(记念爸妈为我分别记忆的阳历和阴历生日)的双重性格,不折腾到建筑科技让理工青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算完,折腾建筑科技,死磕“让项目有限的资源更有价值,让工程人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到底。

这次活动还恶补一下地理知识,才知道合肥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大概是按照面积分的吧,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技(北上广合)城市之一,颇有感慨。

       我的演讲实际是丢掉了BIM,具体到一个项目,顺着EPC项目管理的脉络进行的叙述,将BIM信息化及数据应用融入了项目过程,PPT都是轻量化模型的截图配少量文字,每页上端有个SmarArtt的流程图,显示绿色的就是本节涉及到的流程,因为赶前面嘉宾滞留的时间,看到台下服务生举了还差五分钟的牌子,匆忙收场,最后竟忘了总结,按照孙彬总数据归纳的方法,研发设计几乎通片显绿,说明设计在数据前端,其数据一直可以继承封装到各应用流程和子项,这样分析设计的数据应用挖掘还远远不够。感觉大家可能还是没有很理解,以后还是要加强演讲的技巧。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英文是BOM,并非BIM,大概图、模、数联动是未来的方向了,尤其是伴随着BOM数据流的精益管理一定是无论岗位级、平台级还是社会级的必经之路。中建科技探讨实践的REMPC五位一体,三个一体化管理,全产业链建设体系确实总结了一些经验,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会后我们有幸参观了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合作伙伴安徽省川佰科技有限公司管松管总的公司,惊奇的看到GIS模型进行的安控、消控及智慧社区基于GIS的运维,不是九宫格的监控布置而是全局模型带动多点监控和数据的全面联动,不是BIM建模,而是GIS建模,其炫酷和数据的实用性都让我感到叹为观止,也折服了老外。

       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是两侧的同声翻译大屏,直接获益的就是历届组织者娜妈,往届都是娜妈亲自做的人工同声翻译,这次免了这一辛苦之作。科大讯飞BIM产品经理吴自成吴总也为我们展示了其AI的其他发展,讲解到数据的重要性。

       云裔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陈振宇发表了关于无人机平台下的空间重建演讲,倾斜摄影+近景摄影,正向设计+拟向重建,科技感十足。

        我参与的此次活动还受到了中国致公党青岛市黄岛区委员会各位同仁的关注和支持,我也是后来才发现就是在我演讲的那几天,也是在合肥市,致公党主席万钢也参加了合肥的科技创新调研活动。

       本篇文章是用手机石墨文档在火车上编写的,会议中我是用手机印象笔记记 录和拍照存档的……科技早已融入我的生活和工作,平时工作会议记录都是用Suface,打开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在待办或任务上在线记录,主要是怕领导以为是玩手机。笔及笔记本已经被我丢掉用微软Suface代替了,因为即将退休的我不想把成箱记录的笔记和本地电脑文档沉淀的资料数据石沉大海,经验复用传承应该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成功避开了字写得不好这一大缺陷,且再用不用担心记忆不好,异地工作了,哈哈。

       印象笔记拍照时自动截取亮显屏幕的功能,让嘉宾图像截取到的较少,并非有意裁剪,请各位原谅。

       再次感谢Techibuild国际建筑科技峰会主办方及各位嘉宾的赋能。